洲南鹽場整建三年多以來,走過這一條路的人,扣掉曾經在這裡拔雜草種花的社區阿公阿嬤,
其他,10根手指頭算得出來。
為什麼?
乍看之下,這條彎路好像沒什麼。 但從另一個方向走來,是另外一種風景
要在這條路好好走過一遍,就像童話書中要得到寶物一樣,至少要有三種能力,
腳到、心到、眼到,如果你不願意放慢腳步,沒有時間好好駐足停留,或是心情亂糟糟,
忽略了地上的一景一花一草一木,或是沒有耳聽四方眼觀八方遺忘這世界還有蟲鳴鳥跳,
就無法體會這條路的美好。
這條彎路,弧度曲線奇特,在台鹽公司廢曬鹽田以前,是一條鹽業鐵道,沒錯,運鹽的鐵道,
是鹽鐵不是糖鐵喔,因為曾經是運鹽的五分車鐵道,上頭佈滿了不算小的碎石,至於鐵軌呢,
很抱歉,早就沒有留下痕跡囉。
三年多前,我們在想像洲南鹽場的願景時,曾經想說在海港大道的入口設一個瞭望台兼入口意象,
那時,台鹽公司布袋廠的倉庫裡頭,還有老舊鏽蝕嚴重的黑台仔,曾有伙伴提議,在這條路上
可以擺上黑台仔,在黑台仔車台上作一些看板展示,或是種上花草,但後來某一天,
這些倉庫裡頭的機關車車頭,悄悄地被搬到七股鹽場,黑台仔也不知下落以後,這個想法,
也就石沈布袋港了。
布袋鹽場最後一班黑台仔載白鹽,1995年8月18日,左為布袋消防隊,想像一下這樣一台機關車曾經在天人菊鐵路彎道走過上千上萬回。(黃煌權攝影)
去年開始,社區媽媽農靜,開始帶著幾個社區阿公阿嬤美化這條路,要克服的困難其實
跟這條路上大大小小交雜的石頭一樣多,除了有高過一個人頭一整排的銀合歡,枯枝、垃圾
、塑膠袋,還有雨後一株株爭先恐後不斷竄出拔也拔不完的田菁、雜草,此外,這條路上的
土質貧瘠、鹹化,能種活的植物十分有限。所幸,過去七年的廢曬、雨水,給了這片土地
一個休養生息逐漸淡化的機會,我們也在很鹹、有點鹹、不太鹹、已經淡了的各區土地之間,
逐漸找到平衡點,試著讓適合的植批可以在此根著。
沒騙你吧,彎路上石頭很多,但小小的天人菊在社區媽媽、阿公阿嬤的照顧下,正在長大!南藝大陳泓易老師提供的茄苳樹苗也很努力要茁壯!
早先,農靜媽媽設定自己每天下午散步時拔個20、30株田菁或雜草,每天作一點,
總會看到成果吧,現在,她說每天不來鹽田附近走個一、兩趟,總覺得渾身不對勁。
(其實,走一趟彎腰拔個30株田菁,那握在手上的紮實感,比在電腦前坐一整天還有成就感…。)
所以,下次,如果有幸在這條路上欣賞花景,不要忘了,拔個20株田菁或是雜草,
來體驗一下「瞬間成就感」吧。
聽說明年三月,這一條天人菊鐵路彎道會更美麗,到時候,在海港大道邊,
或許就可以眺望欣賞到五顏六色的小小花海喔!
咦,小孩在幹麼?原來是找到新鮮的玩意兒,像魔鬼氈一樣緊黏衣服的狗尾草
by 妹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