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,這個小鎮是「漁鹽滿布袋」……

 

1784年,布袋出現第一塊鹽田「大田場」。

1824年,清代鹽商吳尚新在新厝仔開闢「洲南場」鹽田,奠立布袋鹽業的基礎。

1899年,日籍資本家野崎武吉郎殖墾了95甲新式鹽田,布袋鹽業全面發展。

2001年,布袋鹽場廢曬,「無鹽的結局」讓老鹽工們離開了鹽田。

2008年,足足等待了七年,我們終於要回到鹽田了。

 

圖片1.jpg 

 

廢曬之後,鹽田、陽光、海水、海風仍然具在,當炙熱的太陽再次灼熱這片遭海水淹沒的土地,風中吹拂的盡是潛藏在鹽民子弟潛意識中鹹鹹的回憶。作為一個關心地方歷史文化的民間團體,這幾年,布袋嘴文化協會始終沒忘記一個承諾、一個想像與一個小小的堅持:讓我們重新把鹽田整建回來吧!

 

機會,需要耐心等待,更需要積極爭取。2006年8月文建會公佈「產業文化資產再生計畫」補助要點,協會與嘉義縣政府達成合作共識:由縣府向國有財產局辦理土地撥用,再委託協會負責整建、經營管理鹽田,以及向文建會提出「布袋心鹽村、文化新鹽業」計畫書。經過整整14個月,協會終於收到文建會正式核准公文;然後,我們又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進行空間與活動的整體規劃,這一切點點滴滴的努力不斷累積,2008年5月,我們終於正式進入洲南場施作了。

 

即將整建重新復曬的「洲南鹽場」是一塊「文化鹽田」,而緊鄰的新厝仔社區(含龍江、新厝里)是「文化鹽村」,正好可以從人文與日常生活的角度,來呈現布袋鹽業的歷史縱深、地方脈絡與生活情境。

 

換言之,鹽業文化資產必需伴隨著實際的產曬勞動才能完整呈現,「洲南場」鹽田就是老鹽工與遊客們互動的最佳舞台;而新厝仔社區營造多年的成果,正好將鹽村作為文化展場,凸顯鹽民勤奮的勞動精神與時代新鹽村的活力。在這裡,遊客只是觀眾,也是各種鹽田、鹽村體驗活動中的參(展)演者。

 

「洲南鹽場」要透過文化教育、觀光旅遊、環保意識及生態環境等教育結合,來傳達給你一份最原始的鹽田故事!

 

圖片2.jpg   

 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『嘉義縣布袋嘴文化協會』 聯絡資料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 

聯絡電話:05-3478817

傳真號碼:05-3479917

E-mail:budai3478817@gmail.com

部落格網址:http://budai.pixnet.net/blog

協會地址:625 嘉義縣布袋鎮龍江里新厝仔402號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bud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